查看原文
其他

素说心语 | 心理微课第四讲:运用成长式思维 助推自我成长

认真阅读的 浙大微学工 2021-04-22

卷首语

为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素说心语”版块推出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和大学生心理素养发展中心共同打造“聚力同心”系列心理微课,倾心推出“自我探索与自我悦纳”、“自我调节与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与积极成长”三大版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不知不觉,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在家上了将近一个学期的网课。这段时间,你过的好吗?你有没有觉察到自己有什么变化?或者,你是如何来看待在这段时间的自己?




你,是怎样的你?


是习惯否定自己,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的你,还是喜欢挑战,觉得自己的能力并不固定,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你?你有没有遇到“人生魔咒”,“我尝试了,可是我真的不行”、“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我可真是太失败了”、“他/她好聪明,我永远不可能像他/她这么聪明”的圈子里兜兜转转?你在不断的自我否定还是积极的自我调整?


日常生活中,我们依赖思维去思考,不太容易觉察到自己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但不同的思维模式对我们的人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就像它会让我们掉入“人生魔咒”一样。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上世纪 70 年代,年轻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徳韦克(Carol Dweck)痴迷于研究人们会如何应对失败。为此,她设计了一系列难度递增的问题,想要看看孩子们在面对失败时是什么样的反应。她预计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正视失败,要么回避失败。但事实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展现出了意料之外的第三种反应——拥抱失败:一个10 岁的小男孩把椅子往前挪了挪,搓了搓双手,吧咋着嘴,大声说道:“我喜欢挑战”。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拥抱失败呢?为了解决这个困惑,德韦克做了大量研究,最终,她在著作《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看见成长的自己》)中首次提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僵固型思维模式」的概念,用来说明不同思维模式对人的影响。






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想要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改变自己,那么,就来听听本周推出的 “聚力同心”系列心理微课《运用成长式思维,助推自我成长》,由大学生心理素养发展中心的孙大雁老师主讲,通过讲述僵固式思维和成长式思维的由来,总结对比两种思维模式的核心概念,通过呈现成长式思维模式的运用和转换,帮助我们思考如何打破“人生魔咒”





教师简介


孙大雁,硕士,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蓝田学园辅导员,心理中心签约咨询师,大学生心理素养发展中心成员。自2014年在校心理中心担任签约咨询师至今,累计咨询个案300小时以上。累计为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40余次,为学校心理委员、学长组等开展讲座及辅导培训30余次。在大学生压力、学业困难、适应成长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一定的咨询经验。

推荐阅读

素说心语|心理微课第三讲:改变我们的生活——成为压力管理的高手

微言新语 | 吴行:那道理想的光,一定会穿越时间之海,指引未来的你

浙大校长吴朝晖:在大变局中践行新时代浙大学子的使命担当 | 在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特别的毕业典礼给特别的你们!直击浙江大学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

浙江大学举行2020届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